發新話題
打印

新茶好喝的感官感受??』

引用:
原帖由 頑童 於 2008-6-11 16:19 發表
/ b/ t* \7 G8 x. Itea,t4u
: R  K0 _; t& l% j4 stea for youtea,t4u( j, f, l/ I( W- C4 R0 [6 c0 p
草堂兄...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x. l5 k( Z9 J& X' [7 T

1 B) ^" M8 u# ~1 [tea for you
. j4 y# P% s% |9 htea,t4u我們都知道普洱茶能越陳越香的重點在製造方法...
+ f$ f( z& l; S) w/ ltea,t4u
% \1 L( d5 b- g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問題是....有何方法在市場眾多商品中找到"茶質純正"...."製程正確"有利陳放的青普呢~??
9 u  W8 Z; A- x: k  Q3 z9 B: Z不知道,t4u.com.tw; i' [3 e. U9 h. g
要是知道了,現在也不會存在那麼多的爭議了!!% J$ O. q& I( E% P" ?/ X+ T; c  p3 F

6 m1 k+ I& d$ m9 C7 y, s; Y3 Y: atea,t4u我們從歷任
『翕哱艸堂』讀音:『細博草堂』。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water561101-water561101
歡迎參觀指教。

TOP

這個主題我是越看越霧煞煞,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理解能力了!tea,t4u0 v$ ^; y$ l$ _$ s4 y
提幾個問題說說!tea,t4u9 B. Z/ N8 m7 x
一,新茶要苦澀豐富,以後才會越轉化越好!大樹茶新茶口感好,以後恐怕越變越淡!這又引申出,大家懷疑大樹茶的製程被“台灣烏龍化”了!----製程有問題!t4u.com.tw  h/ M! ?% y2 {$ @2 b
 今年我上班章老寨,一路爬山,沿路就採摘一芽二葉的觧葉直接往嘴裡嚼,味道有點像在吃未成熟的芭樂,稍感覺青澀外,其餘都很好!嚼後還滿口生津,爬山都不用喝水!舒服極了!(另外,若這些茶有農藥成份,我也老早就躺醫院了)
8 }) ?) a; X$ T3 Y1 o2 P: i7 X( U# j7 i8 otea,t4u想想這樣的茶,如何能製成苦澀豐富的口感?倘製出來的真的苦澀豐富,我才懷疑它的製程呢!
# u* F; M9 R# a) et4u.com.tw這些茶是幾百年前的古茶園,是目前大家追捧的“好茶”選擇之一!tea,t4u: z( x; @% {# r2 `
再看看這些茶的製程,完全就是傳統工序,那有什麼烏龍化的製程!其他各茶區也都依他們的傳統製作,編出“烏龍化的製程”的,若能明確說出那些是“烏龍”我還真的服了他!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U8 W' D1 [. J% Q  M8 S' s
tea,t4u* i' ]: R2 X- A+ L6 `
周兄以00 05年的大樹茶來驗證是否能轉化變厚實?
( ~3 g5 |4 P- j# g" U, z$ L, nt4u.com.tw00年野生大葉青餅,,在03年時平淡認為不值得收藏(茶海兄如是說),今年08年的品飲,周兄認為有市場支撐!這代表大樹茶越變越淡嗎?
3 I& i# H( t0 w5 U# ptea,t4u05年的某字號,今08年感覺較淡,是說它的轉化像00大葉青餅,過幾年會變厚實?還是說它沒有收藏的價值了?就如03年時在評00年的大葉青餅?
9 c9 h( @/ z3 {& r; g: e0 A8 Utea,t4u今天我隨手也取了05年的某字號茶來泡!茶色和周兄的有點出入!香氣變沉!喝後苦能化甘,澀稍後浮於舌面!很符合大樹茶的轉化周期變化!
" r0 {$ T+ ^" FTea For You 茶藝論壇記得先前曾分享99綠大樹和敬業號,二三年前的敬業號稍溫和,許多茶友認綠大樹較佳!最近再品99敬業號,好像變了!有此茶的朋友或許可再一試!
2 Y- j& c  h+ _3 r6 D: h& M" Gtea,t4u大樹茶的追蹤變化或許還不夠多,不夠久!但越變越厚實,到目前都還是肯定的!
+ x2 `4 b5 t% l( ?8 e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0 U1 q# v. M0 g2 W6 H$ Z, ?5 OTea For You 茶藝論壇至於什麼區的茶會變厚實?什麼地區的茶不值得期待轉化?0 X% q6 ^: h4 f# y) o5 y" ^, z  b
多試幾個樣本,答案也許就會更客觀!
8 W- v1 a; W% b  m) Y- R' [ t4u.com.tw: F* f1 {* W3 c( ^  A9 z1 ~' q
二草堂兄認為:『所以要普洱茶儲存後,能越變越厚實,tea,t4u' @- y) M7 N5 D# |
重點在製造方法,
6 p( V: z! j* S9 h而不是在茶區或老樹、幼樹、大樹、小樹之分,tea,t4u. b- j/ |' q- U/ N
而要在能越變越厚實的基礎上,尋求更高的品質,
  t& Y! U: P; E1 n$ H7 U# x  ^; o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則要尋找體質更好的茶山茶菁來製作。
% Z: V- ?" a1 G6 _2 [# ]6 v所以小弟以為,老樹、幼樹、大樹、小樹,
* w$ B! _) X7 ^0 h6 Ctea,t4u都能做出好的普洱茶,t4u.com.tw! R* w- o5 [; P+ n' Q
重點是栽培方法和製作過程。』/ Y7 h! K9 O. g+ \+ ]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S1 Z$ ~* c$ n
要尋找體質更好的茶山茶菁來製作 和 不是在茶區或老樹、幼樹、大樹、小樹之分tea for you8 }3 k% B3 `0 [% ~0 u
似乎有茅盾之處!

1 B# n3 D; J" x6 h' F% yTea For You 茶藝論壇“重點是栽培方法和製作過程” 古茶園不是幾年就能栽培起來的,新茶園的栽培也不比以前遜色!
+ G& C/ n- A* s* B+ ], D- ztea,t4u製作過程不是要更依傳統嗎?(因為大家認為03年前的好茶較多)依瞭解目前的製作過程並無什麼改變!為什麼還要注重製作過程?
- ]  {, l' x3 P8 K# w* btea,t4u
. n! n! Q3 l  B+ xTea For You 茶藝論壇目前的資訊透明,各種茶區的茶,拿來嘴裡一試,也就知道台地、小樹、大樹、古樹、荒山的不同差異!各地區製茶的傳統都不盡相同,一看也馬上知道製程!tea for you& p# v1 l- B4 H" _  @% S$ M
好茶質,製作精良,是好茶來源的不二法門!個人認為重點在如何辨識什麼是好茶質!什麼叫製作精良?+ _+ [& c! ]# j5 d5 o' k
t4u.com.tw. ]* [, U* C* Z
三,儲存問題t4u.com.tw8 B+ q1 d  I7 m) O: ]" f
茶是你的,要作麼存,都可以!但怎麼存,會怎麼轉化?要得知道,以便自己存符合自己期待的茶!
# {/ E* k9 g& i&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喝過十幾種紅印,因倉存不同,口感幾乎都不一樣!
! {6 u' ?( ^4 _  f$ H3 l其中一款,是未入倉,存於玻璃密封缶中,也有老味,強勁十足,特別喜歡!但不說,你可能認為是八0年代的茶!tea,t4u3 ^% r. c( H- s  w1 [1 S
其餘都是傳統印級味,老氣沉沉而已!有的感覺快沒脈了!但很多人就喜歡這調調! 沒有對錯,各人喜愛不同罷了!1 S5 T4 ~1 _1 B5 C
tea,t4u( I+ |! V0 B* _- m$ S6 }
四,黃葉問題
6 G1 R( r1 @  T7 o/ Rtea,t4u有的毛茶要挑黃,有的不挑,各有原因,可細入論討!
1 C6 [8 u( X' `; V* [3 G8 K3 s在易武茶農挑黃留著自己喝(也賣不了價錢),說真的,也不難喝,我戲稱為“真易武味”----真正易武人喝的!這體現了農家辛勤節儉精神!tea,t4u7 c( r4 F2 y, l7 k  a
倒是有時把有黃葉的看成下等茶(好像在指00大葉青餅),有時又看成“/無拼配./條索粗壯/讓人摸不著頭緒!

TOP

既然無法正面表列---找出[製程正確]的,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U4 H+ i7 M2 P5 e
那麼就先用負面表列---將[製程不正確]的嫌疑犯指證出來呀!
7 @) E- F) f4 t" V等到不對的都加以排除---那麼剩下的就[雖不中亦不遠矣]!

TOP

引用:
原帖由 翕哱艸堂 於 2008-6-11 16:55 發表 t4u.com.tw" W6 E6 S9 _/ x. [6 v% ]

3 u9 `6 \7 F' z1 ztea for you不知道,
  G0 w' ~, M6 m6 k8 w2 y6 p1 C8 |tea for you要是知道了,現在也不會存在那麼多的爭議了!!
$ h9 E* A$ S' X2 S7 j  e6 G
" u# C, k5 q9 p" L0 TTea For You 茶藝論壇我們從歷任
9 Y* R5 h7 _7 `- B. @1 Stea,t4u又不見了大部分,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M& l0 Z7 m* f4 D( S
沒有複製,只好重打,7 v8 L8 Q1 _8 B5 K( P
但是重打,總是會比較簡省。
- F7 f) l( P, W$ S  S8 |t4u.com.tw
" S! ]- Q$ E- e, f: g  q8 w4 O' E2 WTea For You 茶藝論壇-------不知道,
! K# W, [. R: Y6 f/ b; }tea for you要是知道了,現在也不會存在那麼多的爭議了!!t4u.com.tw  g3 N* n+ a' }; m

0 _) {- n4 H0 u3 K7 _3 _t4u.com.tw我們從歷任勐海廠前廠長的新茶作品中,
# H8 V1 o  ~% Z) i, `tea,t4u除了一茶各表外,我們的到什麼一致的見解???
( @: ?* [( {. r; ]; F3 btea,t4utea for you5 E& A  D( |" i, R, T
我們從文獻,和製茶老人的口中,Tea For You 茶藝論壇5 u1 h: t3 D$ g4 G2 ]) S) ]' Z+ u
我們得到多少印號級茶,甚至早期七子餅茶的密碼??
; i2 R# ^# e: t- C. \" Q$ ut4u.com.tw除了如墜5里霧中外加千頭萬緒外,& w- L7 E$ T9 y9 i7 u
還不是一茶各表??tea,t4u; [4 W  F4 a9 o7 Q. a$ q; n6 r

/ ^0 X9 Q) }4 K# Gtea,t4u所以要喝『越陳越香,茶質純正,tea,t4u5 R2 O4 p- s3 ]) d0 Q
製程正確,有利陳放』的青普,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J7 g/ n  t, P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買現在已經『
2 ?/ d! g! _7 v& N$ d越陳越香,茶質純正』的老茶來喝。t4u.com.tw* V: u8 B8 R7 E
tea,t4u  p( X9 S9 F/ ~9 d  T' p
當然也可以自己存放,做紀錄,tea,t4u7 J0 F% d, n; y
大約10∼15年,也許可以理出一些頭緒,tea,t4u4 ^, C8 }+ A+ _7 T
但是現在上推15年的頭緒,
; Z5 M% U1 U* X/ f" k; ?t4u.com.tw底是90年初的頭緒,tea,t4u" p' q) ?- m( j: c
絕對上推不了80年初以前,tea for you3 u& |8 c/ X  ?4 K
更不用說是印號級的頭緒了,
- r" g4 C8 B' Ntea,t4u所以也只是新頭緒。tea for you% |' i% N# x- o7 A" g! N+ f/ @, }; K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l" P* X1 E2 l/ I0 `$ N& E& z
更可以如有些茶友一樣,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l# ?- n- h3 |; q, a. y
就是喜歡喝香甜好喝的新茶,
+ Q+ y1 n$ ~: ?9 b4 D  ETea For You 茶藝論壇那些後陳放的紅塵是非,
$ ^: o* V. J2 T% ^. L不用去探討,完全落一個輕鬆。Tea For You 茶藝論壇2 \! ~8 g* ~* N  X) K% W

8 Z2 @8 }: g0 o! l5 _" e7 y1 D1 l不過據小弟長期觀察的結果,
1 C; |8 ?2 `$ x! y對普洱茶後發酵陳放的轉變,
6 |. u# f7 ?# a" ?: H: a1 e) Wtea,t4u還是絕大部分茶友的期待,tea,t4u+ j) ^' W+ p0 K
所以絕大部分的新茶,tea for you- K6 [+ t6 ^, n1 [
都標榜『古法』『越陳越香』『上追印號』,t4u.com.tw- H" b( n# \& e2 L+ s; D# D
大概沒有人標榜『現喝』『不能陳放』,tea,t4u* p+ S7 p+ H- g$ s
所以茶友在只要喜歡的背後,8 f5 _4 J, b, u/ G4 \; a
必須承擔更大的成敗自負。
『翕哱艸堂』讀音:『細博草堂』。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water561101-water561101
歡迎參觀指教。

TOP

引用:
原帖由 頑童 於 2008-6-11 15:26 發表
' R0 K6 r) V: s! D5 ^tea for youtea for you) g+ E1 Z' c" G5 n
  W1 s5 k# }: Z; @5 C1 S8 e, a
"輕揉捻"製作的新青普....真的很不理想....
$ Y/ C1 c! e$ p5 a剛製成時的表現...香甜好喝~!!t4u.com.tw* Y  e5 ^9 K5 ?; C" N! s0 B  {
放一段時間後(約1年)....會慢慢吐出"草腥味"...喝起來不舒服...小弟覺的不好喝~
. [3 T/ |# L% d3 Y! a7 y& u"草腥味"和"輕揉捻"的關係應該不大,
- [. b3 N& L6 Z( }; Ttea,t4u和炒菁火候是否不足倒是關鍵!t4u.com.tw0 u6 y0 X* d: t, m
"輕揉捻"一直是易武製作的傳統!傳統要不要改變以求更好?二難吧!

TOP

關於製程方面---小弟有個問題想要請教san兄,
& R" \% l+ ]! |" H: It4u.com.tw鮮葉從採摘下來到下鍋炒菁這個過程,
4 L7 q+ P8 I3 T" s2 H% A從以前到現在---都是盡快攤開靜置萎凋等待炒菁嗎?
( j9 r3 K0 v7 Ktea for you我所看過的大部分文獻資料---似乎都沒提到這道工序!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胖 於 2008-6-11 17:22 發表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K1 o/ Z4 b) Z3 `; z: x0 k
關於製程方面---小弟有個問題想要請教san兄,t4u.com.tw! Y  k& @2 @! I5 Z! I% |) s2 Y
鮮葉從採摘下來到下鍋炒菁這個過程,tea,t4u4 H. V8 l- ?7 @' P0 V7 l
從以前到現在---都是盡快攤開靜置萎凋等待炒菁嗎?
1 o( ~6 ~0 X4 g" Z9 v0 w' ^tea,t4u我所看過的大部分文獻資料---似乎都沒提到這道工序!
+ a/ H$ j+ k& dTea For You 茶藝論壇t4u.com.tw6 g# n" w9 a( m" n/ ?2 |( x: R
因離茶園路程較遠,早上出去,下午回來,在茶園裡,就搭個小屋,邊採邊攤,
- `) Y6 `9 z; }; a1 U1 p; Z) htea,t4u一天採回的量,先攤置,依傳統作息,在晚餐完畢後,開始再忙炒菁,揉捻,解條後攤涼,隔日再日晒!tea,t4u5 b$ G  N& M9 J# C
這是我在天氣好的情況下所見的採製節奏!(雨天,沒親見,不知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san 於 2008-6-11 17:03 發表
$ Q3 K+ g9 j& V這個主題我是越看越”霧煞煞”,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理解能力了!
6 M* g- a6 {: @7 R. m+ bTea For You 茶藝論壇提幾個問題說說!
; |# E: n8 {. b! ^. ^tea,t4u一,新茶要苦澀豐富,以後才會越轉化越好!大樹茶新茶口感好,以後恐怕越變越淡!這又引申出,大家懷疑大樹茶的製程被“台灣烏龍化”了!----製程有問題!tea for you& c8 [% H  R6 O, [* S0 [& d
 今年我上班章老寨,一路爬山,沿路就採摘一芽二葉的觧葉直接往嘴裡嚼,味道有點像在吃未成熟的芭樂,稍感覺青澀外,其餘都很好!嚼後還滿口生津,爬山都不用喝水!舒服極了!(另外,若這些茶有農藥成份,我也老早就躺醫院了)tea,t4u( I+ n. `9 c; @1 L
想想這樣的茶,如何能製成苦澀豐富的口感?倘製出來的真的苦澀豐富,我才懷疑它的製程呢!8 _+ V( D; Q9 E8 @) p4 `6 }% A
這些茶是幾百年前的古茶園,是目前大家追捧的“好茶”選擇之一!t4u.com.tw) j, T# ~1 {" A, b2 c
再看看這些茶的製程,完全就是傳統工序,那有什麼烏龍化的製程!其他各茶區也都依他們的傳統製作,編出“烏龍化的製程”的,若能明確說出那些是“烏龍”我還真的服了他!
0 I* j' `4 G8 |. Ftea,t4utea for you. j! ]# v( z* W, l7 G$ v
周兄以00 和 05年的大樹茶來驗證是否能轉化變厚實?0 s# D2 i  W8 P+ M2 _! \- n
00年野生大葉青餅,,在03年時平淡認為不值得收藏(茶海兄如是說),今年08年的品飲,周兄認為有市場支撐!這代表大樹茶越變越淡嗎?t4u.com.tw; d8 s. {" s# |
05年的某字號,今08年感覺較淡,是說它的轉化像00大葉青餅,過幾年會變厚實?還是說它沒有收藏的價值了?就如03年時在評00年的大葉青餅?tea,t4u' ^5 n3 S; q8 o( h3 b
今天我隨手也取了05年的某字號茶來泡!茶色和周兄的有點出入!香氣變沉!喝後苦能化甘,澀稍後浮於舌面!很符合大樹茶的轉化周期變化!tea,t4u  t/ l/ l& u. t! o% z
記得先前曾分享99綠大樹和敬業號,二三年前的敬業號稍溫和,許多茶友認綠大樹較佳!最近再品99敬業號,好像變”兇”了!有此茶的朋友或許可再一試!( Q' U$ e3 F2 T+ ^) f: w$ U
大樹茶的追蹤變化或許還不夠多,不夠久!但越變越厚實,到目前都還是肯定的!tea,t4u$ K1 G( _. P* z! l2 N+ {
tea,t4u" C- V* g# g6 C; c
至於什麼區的茶會變厚實?什麼地區的茶不值得期待轉化?tea,t4u  c; E" S: w/ _9 x3 I
多試幾個樣本,答案也許就會更客觀!
% F0 W7 T; U8 T! B8 y* pTea For You 茶藝論壇tea,t4u7 {. S4 s0 B4 d4 M! c/ x' z. U
二草堂兄認為:『所以要普洱茶儲存後,能越變越厚實,
& K) U8 _+ ~. ^" H! K1 ftea,t4u重點在製造方法,& a! o/ G; ~5 Q( `& L, Q* N; ~0 T
而不是在茶區或老樹、幼樹、大樹、小樹之分,tea,t4u4 |% n4 ~: }7 M/ ~8 T
而要在能越變越厚實的基礎上,尋求更高的品質,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O: w% D% V: s" h( c. o1 A
則要尋找體質更好的茶山茶菁來製作。2 r  l3 V3 X; j- q  l1 g
所以小弟以為,老樹、幼樹、大樹、小樹,
9 b" A2 U. r: `4 Ft4u.com.tw都能做出好的普洱茶,t4u.com.tw! {- q9 c% G; g' v, z4 l' d
重點是栽培方法和製作過程。』tea,t4u4 g8 }7 C! b) e3 G" [

0 P7 s6 X6 q0 v: }9 u9 F/ zt4u.com.tw“要尋找體質更好的茶山茶菁來製作” 和 “不是在茶區或老樹、幼樹、大樹、小樹之分”
2 y7 Q% \- U" g9 K# t5 C& _! w似乎有茅盾之處!tea,t4u) J7 ]) U' D5 g( J5 W: g
“重點是栽培方法和製作過程” 古茶園不是幾年就能栽培起來的,新茶園的栽培也不比以前遜色!t4u.com.tw0 ~% K1 F+ \- L
製作過程不是要更依傳統嗎?(因為大家認為03年前的好茶較多)依瞭解目前的製作過程並無什麼改變!為什麼還要注重製作過程?# s4 w2 @* d+ t6 F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E- p7 E  O2 C
目前的資訊透明,各種茶區的茶,拿來嘴裡一試,也就知道台地、小樹、大樹、古樹、荒山的不同差異!各地區製茶的傳統都不盡相同,一看也馬上知道製程!
( L! b" ]$ G. i& B; b. n' }0 f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好茶質,製作精良,是好茶來源的不二法門!個人認為重點在如何辨識什麼是好茶質!什麼叫製作精良?
, q- p9 E2 ^6 j" s& x' }, Ttea,t4utea,t4u, c" G8 E1 V6 L8 Z6 Y4 P
三,儲存問題
  D. F0 }! ~1 Mt4u.com.tw茶是你的,要作麼存,都可以!但怎麼存,會怎麼轉化?要得知道,以便自己存符合自己期待的茶!tea for you% \" e* A8 ~+ R* @
喝過十幾種紅印,因倉存不同,口感幾乎都不一樣!
9 o" C. e* l& S" c* i+ p$ Dtea,t4u其中一款,是未入倉,存於玻璃密封缶中,也有老味,強勁十足,特別喜歡!但不說,你可能認為是八0年代的茶!tea,t4u& t6 w: T& e! J6 o
其餘都是傳統印級味,老氣沉沉而已!有的感覺快”沒脈”了!但很多人就喜歡這調調! 沒有對錯,各人喜愛不同罷了!
0 i0 e& E7 O& C( ]tea,t4utea for you3 y% H/ f8 y8 H3 h  ~  y+ S/ ^
四,黃葉問題tea,t4u5 e* X9 p* g4 u% K1 e& o4 p
有的毛茶要挑黃,有的不挑,各有原因,可細入論討!4 t; E' @0 Q2 `0 l$ L
在易武茶農挑黃留著自己喝(也賣不了價錢),說真的,也不難喝,我戲稱為“真易武味”----真正易武人喝的!這體現了農家辛勤節儉精神!tea,t4u- n' T. t9 q5 G+ ~
倒是有時把有黃葉的看成下等茶(好像在指00大葉青餅),有時又看成“/無拼配./條索粗壯/””讓人摸不著頭緒! ...
0 ^( j2 ?) r5 G4 h- Atea,t4u
, P$ o  D3 p: E+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 x5 o+ Z0 t+ f* [4 Ntea,t4u小弟也來說說自己個人的最新見解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T, a: r) ^6 X6 |5 l  S
' X) i+ U  @- \& k; l. V
1.san兄.您去過新/老班章.那些幾百年的大茶樹您認為那些茶農的茶多久以前就拿來製作普洱茶餅??t4u.com.tw! x4 J5 A% V( G( g$ M" W
tea,t4u4 T: w! H4 `3 e* p: l0 `% N0 _: d, y
我強調普洱茶餅!!不是毛料tea,t4u8 I+ a+ {4 W4 i' U
tea for you( `8 c6 o: u$ F3 B" u9 p/ D
2.看過您的遊記.好像以現在的四輪驅動車.也要開上半天以上才能到達那麼偏遠的地方.在古代.您認為那裡的茶葉有可能有認真的茶商長途跋涉的以人力(或者馬力)去運那些茶葉?山下就有茶葉為何要爬上山去運??
+ p* S" G9 r0 P7 W) |; s8 ]! i8 j# jtea for yout4u.com.tw$ Q. H( J7 E/ v) x
3.如果那些茶根本運不下山.那麼那些茶採下來後做什麼??還是根本不會採?還是只採自己村子裡喝的小部份???
' A) L5 O. y5 G) N" F4 |tea,t4u/ P; ?! K* q3 Q0 O4 }* ~# O
4.如果老班章的茶自小樹開始年年都採.茶樹會長的那麼漂亮??年年採的茶樹應該會長的像易武山的一樣營養不良吧??tea,t4u3 ]) E. w) s# b9 c+ r, V
t4u.com.tw* d8 J. g. q  g$ P- }
5.假設老班章的茶樹以前不採.那麼為什麼從90年代開始就聽說過"老班章"這三個字的名頭?Tea For You 茶藝論壇1 |2 n- `$ }! W9 Q
tea,t4u) O& x% N3 z6 M! `, _$ J! r! }8 R
我住在嘉義.嘉義的阿里山茶頂有名的.但是喝茶的人都知道.阿里山根本不產茶!!阿里山不產茶為何叫做"阿里山茶??"tea,t4u% y0 \0 f; f7 o& x& c, Z/ _
t4u.com.tw; E* T" p( E" r: ?! `$ Q
真正產茶的地方大約在阿里山腰的"石桌"附近.但是那個地方鳥不拉屎.要取名總要取個響亮一點的...阿里山茶多好聽!!總不能取名""石桌茶"吧.??
8 {6 I* {4 @: x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 a- D- m. D6 N- _# A" |tea for you阿里山茶如此.您認為班章茶是否也是???

TOP

6.大家都說普洱茶烏龍茶化.那我們就拿烏龍茶來說說tea for you2 m/ c: ]3 n* P4 H9 q' t0 c( W

3 a2 g% y, {$ D1 M* Jtea,t4u說說台灣烏龍茶的發展歷程.一開始台灣的烏龍茶出名國際應該是凍頂山的烏龍茶.
3 L( x* \6 w7 f6 S# r海拔多高?好像不高.記憶中好像只有7-800米tea,t4u+ y/ {/ c# M0 ]8 ~3 G
做出來什麼口感?好像是紅水的.會苦會澀(因為苦澀所以要中重發酵).所以稱為老人茶(老人口感不敏感.不苦不澀就真的不是茶了)tea,t4u4 a% A+ d7 c8 U8 f: {

) u$ ^2 \( v$ g6 Mtea for you凍頂山出了名後.竟然漸漸被淘汰.取代的是更高山的"石桌茶".
, S3 j9 k7 ^3 Z9 I/ tt4u.com.tw石桌多高?1200-1400米.果然更香更甜更好喝t4u.com.tw  G2 @. a/ E% E: r

+ P+ ?( p' Y7 g" Q$ N: `* B% NTea For You 茶藝論壇阿里山茶出名後.有人越種越高.於是有了梨山茶.大禹嶺茶...高還要更高...到現在幾乎已經種到2000米了.....口感是更香更甜更好喝!!!重點是"不苦不澀"!!
7 d; ?0 _/ Q1 e4 ztea,t4ut4u.com.tw+ h/ K$ b. S) ^3 @
為什麼越高山越不苦澀???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越高山越不苦澀!!!t4u.com.tw5 @- k( J9 p7 H  ?

2 \. b: x; }3 l. V多麼簡單的邏輯??是不???
1 Y) @8 Z: P  ~- f# B- ktea,t4u
  \% T/ T# t! f& yt4u.com.tw3 Z' s4 B' r" ^& p
7.回來說說印級茶號級茶
+ p7 p6 z0 @4 x. A( r) o8 n( N) lTea For You 茶藝論壇以前地廣人稀.---中國人抗戰的時候號稱四萬萬同胞.現在已經13億了...加上當年茶貴.喝的人更少了.消耗量肯定沒有今天的千分之ㄧ.那麼少的需求量有需要把茶種那麼高??有需要去那麼高的地方辛辛苦苦把茶運下山做成餅茶???tea,t4u9 o" W6 P0 g! i, m1 n4 v
tea,t4u$ G$ [: r4 f4 i: ]4 J. {- E
不可能吧!tea,t4u4 r  N9 ^/ C. S1 U$ Z' P" |
t4u.com.tw% r- `: w+ F6 ?
那麼以前的印級茶號級茶的低山普洱茶的口感會是如何???tea,t4u; |. M4 f$ n, U! Q; ~+ T

+ n( ]7 T" @9 e' ]  H1 ?8 [t4u.com.tw請大家想一想tea for you' ^/ L: @# V/ a$ i

4 R$ c1 R: `: o( M; }0 W3 m+ c[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08-6-11 19:38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ulumochi 於 2008-6-11 19:15 發表 tea,t4u7 M( V9 D6 Q. `6 M9 D' A9 y3 K( B6 k
6.大家都說普洱茶烏龍茶化.那我們就拿烏龍茶來說說
* w" g3 g" Q: A# U, |+ x: p7 O6 a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 N; V/ Y; _2 \" h5 C* }說說台灣烏龍茶的發展歷程.一開始台灣的烏龍茶出名國際應該是凍頂山的烏龍茶.tea,t4u: I) l% a8 p' Z* ]* k
海拔多高?好像不高.記憶中好像只有7-800米
1 x' s' z) G# A  ~5 d: }9 T; ptea,t4u做出來什麼口感?好像是紅水的.會苦會 ...
tea,t4u/ b2 _. s# y7 S) S" {! u- c
u兄的分析有理,越高海拔的茶越甘甜,越不苦不澀,
0 Y7 e1 t( y8 h- v+ tt4u.com.tw現在的普洱追求的好像如出一轍,好像趁鮮喝比後發酵重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