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引用:純乾倉 要多乾有多乾? [打印本頁]

作者: 悟心    時間: 2010-12-6 20:51     標題: 引用:純乾倉 要多乾有多乾?

從“一片”生普洱茶餅蒸壓成型,假定其製程是傳統標準的作法,其保存的方式從環境濕度的條件可分成以下幾級:

若同一款茶,分別存放在以上十五個地方放時間為十年,您會喜歡喝那一片?

或著您的喜好順位會是如何?

您心目中的純乾倉,是那一個區間?

文章來源: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7971&extra=page%3D1&page=1


作者: vincent6171    時間: 2010-12-6 21:04

選項1.12.13.14
有點變態說....

要不要增一項
寄到埃及金字塔中存放?
作者: RTYU    時間: 2010-12-6 21:07

選項1.12.13.14
有點變態說....

要不要增一項
寄到埃及金字塔中存放? ...
vincent6171 發表於 2010-12-6 21:04


弄個...
金字塔型茶甕.....神秘的力量加持
作者: 悟心    時間: 2010-12-6 21:10

回復 2# vincent6171


    靈骨塔也是不錯ㄉ選擇

以透氣陶罐封埋於大樹旁地下 本來只覺噁心又想不起相似場景 後來有人回文  ........聶小倩..........沒錯就是它 想起來ㄌ
作者: vincent6171    時間: 2010-12-6 21:12

回復  vincent6171
靈骨塔也是不錯ㄉ選擇 ...
悟心 發表於 2010-12-6 21:10



這要找Lee大.....
作者: lee480318    時間: 2010-12-6 21:20

誰找我.......???
作者: calven22    時間: 2010-12-6 21:30

埋在大樹下變成大樹茶
作者: jontai    時間: 2010-12-6 22:14

以透氣陶罐封埋於大樹旁地下
那好茶不就完蛋了.........[attach]34502[/attach]
作者: 建宏    時間: 2010-12-6 22:25

喜歡最乾的人.可跟烏龍茶一樣.抽真空加脫氧劑最乾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0-12-6 23:02

茶放在室內 可聞茶香 轉化也就順其自然  有時間 捉茶蟲    一樂也...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2-6 23:27

茶放在室內 可聞茶香 轉化也就順其自然  有時間 捉茶蟲    一樂也...
小神童 發表於 2010-12-6 23:02

銀魚滑溜.竹殼蟲不易抓.兄可否傳授抓蟲術?
作者: ccr    時間: 2010-12-7 03:44

回復 12# 松柏

吸塵器................
作者: teabug    時間: 2010-12-7 05:07

回復  松柏

吸塵器................
ccr 發表於 2010-12-7 03:44


    這種吸蟲器也不錯

[attach]34613[/attach]

[attach]34614[/attach]

[attach]34615[/attach]

產品網頁:http://www.thinkgeek.com/geektoys/science/c1ab/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2-7 07:28

回復 14# teabug

    感謝兄的介紹.
    這東東台灣有賣嗎?
作者: jasperlu    時間: 2010-12-7 07:42

中台灣最好不會太乾
作者: teabug    時間: 2010-12-7 08:01

回復  teabug
    感謝兄的介紹.
    這東東台灣有賣嗎?
松柏 發表於 2010-12-7 07:28


    在Y拍和露天找了一下只看到這一型

無線電動吸蟲機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b57222706?u=j18diy)
[attach]34619[/attach]

  如果從美國訂購Fly-Goodbye(單價$30元美金),運費寄到台灣大概要$24元美金。
作者: cervantes    時間: 2010-12-7 08:51

雖然現在存茶的技術越來越多樣化了,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傳統港倉陳倉的味道......
作者: 林戊庚A    時間: 2010-12-7 08:56

現在藏茶應用工具好多以前沒見過的....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2-7 09:08

回復 17# teabug


    感恩
作者: charles    時間: 2010-12-7 10:10

如果退倉退的好~ 微入倉應該比較容易入口!!
作者: 卡卡黄    時間: 2010-12-7 10:54

我喜欢自然存放,恒温恒湿。
作者: bearking4949    時間: 2010-12-7 11:19

回復 14# teabug

吸力不知強不強?
可以把茶餅內一些灰塵髒物小小虫.........一網打盡90%

這個好,這可以來登記辦理美國團購......

作者: 好喝茶    時間: 2010-12-7 11:35

喜歡最乾的人.可跟烏龍茶一樣.抽真空加脫氧劑最乾
建宏 發表於 2010-12-6 22:25


這樣就是........乾.....八...八....青餅
作者: ko001    時間: 2010-12-7 13:28

回復 23# bearking4949


    吸出物是否是蟲屎茶

作者: 趙堡    時間: 2010-12-7 15:13

放在皇帝陵墓附近,不知道可否吸收到王者之氣!
作者: bearking4949    時間: 2010-12-7 15:15

回復  bearking4949


    吸出物是否是蟲屎茶
ko001 發表於 2010-12-7 13:28



ㄏㄏ......正宗.....龍珠茶...
作者: CTS    時間: 2010-12-7 18:41

對我而言,除非封箱加必要儲濕設備,不然稱不上「純」乾倉
一般家裡藏茶(紙箱+房間隨便架上放),溫濕度隨一年四季自然變化,但無受潮,可以稱乾倉或自然倉
入倉是真的有(刻意的、有技術高下的)潑水加濕、悶放等動作,稱入倉。
存在地下室滲水、窗邊潑雨或屋內漏水受潮,則稱不上「入倉」,頂多就是......受潮。

以上個人喜愛乾倉(自然倉),尤其是我家的乾倉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0-12-8 08:13

回復 12# 松柏


    今年7月整理茶時 看到有銀魚  捏死1隻跑掉2  *3  隻 真的很滑遛不好捉..聽前輩說  銀魚可幫助茶葉轉化 那就順其自然好了.  那筒茶未入倉  看餅面 不是很緊實所以 有縫可鑽   如今也不知去向    那茶也還沒喝   要在過幾年吧      請参考看看....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2-8 08:47

回復  松柏


    今年7月整理茶時 看到有銀魚  捏死1隻跑掉2  *3  隻 真的很滑遛不好捉..聽前輩說  銀魚 ...
小神童 發表於 2010-12-8 08:13



    最頭疼的是竹殼蟲.根本之道就是脫去竹殼.可是很多茶有原筒的價值.捨不得脫去外衣.......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0-12-8 09:54

回復 30# 松柏


    這真是很頭痛   那沒有原包的茶  價錢會差很多嗎    小弟是不知道     如果被蟲吃光  豈不更............1.把整桶茶拿起來啪一啪 看 會不會   掉出來      2.  要不  用吹風機   熱風攻擊   蟲會不會    蛇 出來....          這茶一定很讚  蟲愛      兄更愛        如果有想到好辨法在通知..........祝滅蟲成功..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2-8 10:05

回復  松柏


    這真是很頭痛   那沒有原包的茶  價錢會差很多嗎    小弟是不知道     如果被蟲吃光  豈 ...
小神童 發表於 2010-12-8 09:54



    竹殼蟲專吃竹殼.順便把外包紙吃掉.你拍它它就躲起來.不容易處理的.
    很多茶講究原箱原筒原包.當然只被吃光更不好.這就是傷腦之處!
作者: charles    時間: 2010-12-8 13:30

小弟在日本的時候有看過專門除書蟲的盒裝藥劑!!!!
但之前都沒拍照~ 一月去的時候 再好好找一下!!!
或許可以幫大家除除銀魚蟲根竹殼蟲
作者: ko001    時間: 2010-12-8 14:12

有蟲蟲證明家居安全及合乎環保因沒有使用殺蟲濟(毒物致癌物)
口袋淺藏茶小,見到蟲蟲就放心小孩子們不會中毒了
最可憐是中了普普毒了
要全全乾這種極端玩法,就把茶存入紅酒倉就是(16度  濕度 70 )要存多久就多久(不知申追漢墓的旁邊有沒有茶)

作者: rong    時間: 2010-12-8 21:58

有蟲蟲證明家居安全及合乎環保因沒有使用殺蟲濟(毒物致癌物)
口袋淺藏茶小,見到蟲蟲就放心小孩子們不會 ...
ko001 發表於 2010-12-8 14:12



    小弟真的有將一批普洱放在溫度25 濕度70的氧氣櫃中...期待一年後反應的變化
作者: ko001    時間: 2010-12-8 22:15

氧氣櫃中,會否自動燃燒

自2003年起把一棵 100克猛海沱茶置於紅酒柜中温度 12  濕度 65 現喝了一半
水紅,粉香但很澀回甘生津强
個人是較喜自然陳放,在書柜頂
作者: 不滴鞋    時間: 2010-12-8 22:21

最可憐是中了普普毒了
要全全乾這種極端玩法,就把茶存入紅酒倉就是(16度  濕度 70 )要存多久就多久(不知申追漢墓的旁邊有沒有茶)
ko001 發表於 2010-12-8 14:12


台灣是稱為"辛追夫人"的
道上傳說,辛追夫人墓所藏文物出土時,還發現有一盅蓮藕湯,裡面的蓮藕片還是完好的
但沒幾分鐘就化為水了.

可見時間是有其不可違逆的必然性
雖然我们可以透過各種手段與方法把時間暫時擋在墓門外
但只要墓門一開.......時間就會立即開始回溯,而且速度很快,任何物質都無法例外
作者: ko001    時間: 2010-12-8 22:40

回復 37# 不滴鞋


    兄所言弟同意,母的遺物中有一片茶藏於餅乾罐中二十多年,當年把茶散開數片,今天好喝得...................................
長輩的遣物除時節外絕不拿來喝,但一喝就有十多二十人了、好在他們沒中普普毒!

作者: lee6325    時間: 2010-12-8 23:24

這有點複雜,以前是沒入過港倉、或者無人工刻意弄濕加速發酵,就可以是乾倉了?
作者: rong    時間: 2010-12-8 23:39

小弟真的有將一批普洱放在溫度25 濕度70的氧氣櫃中...期待一年後反應的變化 ...
rong 發表於 2010-12-8 21:58



    近日是預定將濕度控制到80~~~
因為純屬實驗性質..且時間還不是很久...但可以肯定的是~~~煙熏味散得很快
作者: 趙堡    時間: 2010-12-9 09:41

有蟲代表沒有農藥,若都沒有蟲,這茶也太猛了,
畢竟茶葉也是農產品。
作者: 日月弘    時間: 2010-12-9 11:51

??這蟲不吃茶.....所以好茶不一定會有蟲.也就是說.有蟲不能證明茶的好壞..才對?
銀魚蟲.竹殼蟲.專吃竹殼.外包紙.........理論上.應該是包裝上竹殼葉上有蟲卵所產生.也許早期的普洱茶包裝葉
幾乎都有..近幾年觀其新的包裝.都較為乾淨.發生率應該會漸低..這些蟲蟲應該.有喜愛的溫度與濕度?
個人看法
作者: 星天牛    時間: 2010-12-9 19:05

埋在大樹下變成大樹茶
calven22 發表於 2010-12-6 21:30



    這個笑話.好笑.
作者: syudent_w    時間: 2010-12-9 20:04

有蟲代表沒有農藥,若都沒有蟲,這茶也太猛了,
畢竟茶葉也是農產品。
趙堡 發表於 2010-12-9 09:41



    贊成
作者: 不滴鞋    時間: 2010-12-9 20:36

去年送朋友一餅90末傣文青餅
結果朋友打電話來罵.....那裡有傣文?

一查.......原來傣文是被蟲吃掉了
作者: 小茶農    時間: 2010-12-9 22:18

蟲應該 還好吧  
除非他還會動
作者: RTYU    時間: 2010-12-9 22:18

要去掉茶蟲,我有一個想法,去市面上找真空袋,抽真空後,等蟲死光,卵孵化的蟲也死光...之後在打開真空袋存放!
有一點要注意,茶庫的茶蟲會交叉傳撥,需要放一起的茶,要同時進行淨化!

有養過魚的專業人士都知道,從水族館新購的魚,最好先放專用隔離箱觀察,有無任何的蟲害跟病害,以免把疾病帶給自家的魚!
作者: 趙堡    時間: 2010-12-10 07:59

要去掉茶蟲,我有一個想法,去市面上找真空袋,抽真空後,等蟲死光,卵孵化的蟲也死光...之後在打開真空袋存放!
...
RTYU 發表於 2010-12-9 22:18



    這個方法很不錯,但就茶商而言,因為茶太多,
可能直接把茶送上太空,會比較快。
作者: ko001    時間: 2010-12-10 13:23

回復 45# 不滴鞋


    去年送朋友一餅90末傣文青餅
結果朋友打電話來罵.....那裡有傣文?

Is 1996青餅

作者: esmt_tw    時間: 2010-12-12 20:54

為何強調"南"台灣??北台灣的不就少兩樣可以選??
作者: ccr    時間: 2010-12-12 23:51

要去掉茶蟲,我有一個想法,去市面上找真空袋,抽真空後,等蟲死光,卵孵化的蟲也死光...之後在打開真空袋存放!
...
RTYU 發表於 2010-12-9 22:18



好辦法
蟲可能會死光
但卵會冬眠耶

作者: teabug    時間: 2010-12-13 02:42

為何強調"南"台灣??北台灣的不就少兩樣可以選??
esmt_tw 發表於 2010-12-12 20:54


    哈哈!那台灣以外地區,像是香港、昆明、美國拉斯維加斯(相對濕度在13~40%之間,自然乾倉!) 是不是也可以加入選項中?
作者: ko001    時間: 2010-12-14 01:03

回復 51# ccr


    五年無蟲蟲,第六年孵化出來(竹蟲)做成成地竹灰
蟲蟲生命力真強!
作者: ccr    時間: 2010-12-14 01:58

回復  ccr


    五年無蟲蟲,第六年孵化出來(竹蟲)做成成地竹灰
蟲蟲生命力真強! ...
ko001 發表於 2010-12-14 01:03

沒錯
比喻
培育過南美短鯛就知道
幼鯛吃什麼.........
蟲蟲生命力真強
作者: 石昆牧    時間: 2010-12-17 23:43

台灣、廣東等南方茶品
拿到北方去都是濕倉茶

北方茶品拿到西北、新疆
也都是濕倉茶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0-12-24 23:05

個人認為只要相對濕度隨時保持70度以下就是乾倉。不過之前在茶藝雜誌看到一篇文章,說普洱茶必須每年至少有3個月放置於相對濕度80度的環境中,這樣才能讓有益菌參與發酵,還說純乾倉低濕度所存放出來的茶雖然烏黑油亮,但是口感不佳。這種說法好像也有點道理。
作者: ccr    時間: 2010-12-24 23:50

個人認為只要相對濕度隨時保持70度以下就是乾倉。不過之前在茶藝雜誌看到一篇文章,說普洱茶必須每年至少有 ...
chen6955 發表於 2010-12-24 23:05


有藏茶人選擇
南方自然倉(或大馬)
讓茶自然經歷四季寒暑萃鍊
會轉的好與快   
參考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2-25 04:42

今天在廣州的芳村親眼到到當地茶商拿著一片台灣當地自然倉儲的『純乾倉』撥開試喝,然後說:這不是真正的純乾倉...(我剛好在旁邊陪喝見證)

靠!那餅茶已經是道地的烏梅香型了,湯色也是淺黃色...還要怎麼樣?
我感覺純乾倉的咒語已經走火入魔了,難道真的要把一餅茶密封好放在冰箱裡面20年才能稱為純乾倉?
作者: 茶學生阿祥    時間: 2010-12-25 17:17

回復 58# ulumochi


    真正的乾是可能轉不出烏梅酸或是微酸梅子韻的~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2-25 17:58

今天在廣州的芳村親眼到到當地茶商拿著一片台灣當地自然倉儲的『純乾倉』撥開試喝,然後說:這不是真正的純 ...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25 04:42



    抽成真空   以火箭打到外空  沒有半點溼度  才是真乾倉  
那這樣子喝普洱茶是在喝哪一們子的     
不懂??
作者: 香巖    時間: 2010-12-26 13:48

為何強調"南"台灣??北台灣的不就少兩樣可以選??


以一年為期的濕度而言,南台灣的"濕季"祇出現在四五月梅雨季,其他時間大致乾爽(,
苗粟以北,除了梅雨季外,另有冬季較多雨潮濕
以乾倉環境而言,南台灣似乎比北台灣乾燥些
這是區區在台灣北中南都住超過五年以上的體會經驗
作者: 香巖    時間: 2010-12-26 14:40

普洱倉依濕到乾也可以分為幾個等級
1.泡水倉
2.濕霉倉(一般屬個人存放多)
3.重濕技術倉(仿老茶..不正常催化,或技術不良)
4.中濕技術倉(不產生霉變的技術倉,或退倉技術好和時間較長,一段時期,港倉多如是倉)
5.輕濕技術倉(港倉中較乾燥環境產生的效果)
6.技術乾倉(給於適當控制濕度的變化,以不產生白霜為原則...)
7.大盤私倉(數百支乃至十數批之大盤商之自家倉儲,常以一般倉庫或住家大樓為倉儲,為安全起見,有簡單溫濕調整)
8.店家與收藏家儲藏室(較集中的區位保濕,較表面的則相對乾燥)
9.愛茶者居家環境隨意倉(從馬來西亞到新疆,從年平均濕度80到30)
10.冷凍倉(由於無知或實驗性質,長期存放在冰庫,茶外濕度接近0度)

通常會強調純乾倉的,多屬上述"第7級的濕倉" ,是為了和3~6級的濕倉做區別
恐怕祇有長期的冷凍倉,有資格稱為"純"乾倉,但這種"純乾倉老茶",也要按年份增值,您會買來喝嗎?
作者: ccr    時間: 2010-12-26 21:59

紅酒櫃倉
有個內地朋友將老茶各別封好
放入紅酒櫃(插電可恆濕恆溫那種)

恆濕50~60恆溫23度c
個人雖覺得不是很自然
他老人家喜歡就好
作者: ko001    時間: 2011-1-4 14:34

放入紅酒櫃
茶一樣轉紅,有力,粉香(苦澀還强)
在櫃8 年的小沱(2000年大益100g)今天剩下40g

喝普茶,中普毒
不用太執著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1-1-5 07:52

諸位看倌  大家爬了這麼多樓  看了這麼多帖子  不知大家有無定見了  就個人而言是愈看愈揮  真是ㄧ人ㄧ把號各吹各的調  乾倉濕倉的定義到最後還是沒有定論吧
作者: ccr    時間: 2011-1-7 14:55

環肥燕瘦各有所好
每一陣子就會再討論一次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