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茶友分享的自然農法焙火烏龍茶

四杯紅泥壺,置茶量及時間.....爽就好
細緻,綿密,柔和,膠稠,有質,不錯的花蜜香,甜而不膩
是款溫和有質的低海拔北部茶,值得細細品味
誰說北部低海拔的茶會比南部高山茶差呢,就看有沒有用心而已
北部的東方美人茶,鐵觀音,包種,白毛猴,佛手茶.....長期來不也是深獲茶人好評
8

評分人數

TOP

09古坑鄉中焙火鐵觀音(新欉初採)

晚上了不想喝太多,就用60cc的紅泥水平泡
置茶量4g,想不到此茶比重如此的高,4g的茶量居然只夠鋪滿小小的壺底一層
時間30秒,第一沖感覺略淡,慢慢喝完後再沖第二泡,這時茶葉已全開,茶滋的濃度就剛剛好了

不錯的膠質感,咽喉處呼吸時會產生膠膜,就像吹泡泡的感覺一樣,口腔的潤滑度也很好,沒乾澀感
花香蜜甜味,甜的清爽結實,會回甘的苦,帶肉桂味,喉韻持久
有很好的陽剛氣息及力道,昨晚工作太晚,今天睡眠不足有些頭痛
喝個四沖後,頭痛的症狀就紓解了很多,陽剛氣息重的茶就是有這好處,這是咖啡因的作用

這茶開封四年了,除了香氣及茶性變得較為內斂成熟外,也沒變質,讚!
(原包裝摺口後用鐵夾夾著而已,沒特別存放)
5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瑩瑩

  • anliuu

  • Dior

  • 知秋

TOP

09古坑鄉中焙火鐵觀音(新欉初採)

晚上了不想喝太多,就用60cc的紅泥水平泡
置茶量4g,想不到此茶比重如此的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4-30 20:48

2011春 重焙佛手

古坑鐵喝完了還不能下班,就跟著thisway兄喝同樣的佛手吧
這大有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共飲長江水之古趣

60cc清末民初厚胎小紫砂,置茶量5g,時間一分鐘起
佛手一貫的膠稠,細緻,香甜,雖是重焙,卻沒什麼火味及燥感
這樣的濃稠度喝來是很有趣的,不像喝茶水,而像一塊極軟Q的膏狀物滑入口中
雖下手略重,但整體的茶滋茶性是很圓融,溫厚,善良的,跟古坑鐵前後喝著,這感覺甚為有趣

第三沖開始把時間拉長到一分半鐘,讓茶湯帶出些許圓潤的苦韻及更重的稠滑感
輕啜一小口,讓一小塊的茶湯在口中滑動著,享受那飽滿又Q滑的觸覺及喉間的氣泡薄膜感
雖然時間增加,但這種小壺沖泡,不會讓茶滋太過濃釅而讓口腔及身體產生排斥,只會帶出油滑的稠厚感
但這樣的泡法也只能自己靜心的享受,無法與他人分享,出水不及是也
6

評分人數

  • Dior

  • 小神童

  • 知秋

  • 瑩瑩

  • anliuu

  • thisway0625

TOP

2011春 重焙佛手

古坑鐵喝完了還不能下班,就跟著thisway兄喝同樣的佛手吧
這大有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4-30 22:25

今天改用60cc的紅泥水平泡此茶,cc數相同,泥料不同
置茶量同樣5g,時間同樣一分鐘起,看看會有何不同的呈現...........

香甜苦明顯增加,細緻感更好,紅泥系的壺比較能夠呈現原味
但也因為比較沒有修飾性,所以炭火味也給明顯的呈現出來了
喉韻也感覺比較硬,比較甜膩

昨晚用的小紫砂就表現得比較渾厚不甜膩,無火燥感
但相對的香甜度就差了些,算是各有優缺點
個人是比較喜歡小紫的表現

第三沖開始把時間降為二十秒,希望能降低甜膩感,苦硬及火燥感
Yes! 這就對味了,茶滋變得清甜不膩,柔和清秀
但就是無法享受到昨晚口中那種塊狀茶湯的感受
畢竟浸泡的時間差太多了,泡不出那種濃稠感

還是小紫好,既可利用重泡來表現出個人喜歡的濃稠感,又可修飾掉個人不喜歡的甜膩感
5

評分人數

  • Dior

  • 瑩瑩

  • 小神童

  • 知秋

  • anliuu

TOP

06春,杉林溪龍鳳岬輕發酵毛茶

100cc薄瓷蓋杯,置茶量鋪滿杯底一層,時間隨便
茶性柔和,膠稠,細緻秀美,極微的酸,略帶梅韻,濃濃的熟花香,甜水生津,喉韻持久
不過剛開罐,所以略有悶感,但還是.....Good to drink !

這茶是06年開封後置於早期密風度極佳的不鏽鋼茶葉罐內至今才開罐
當初是覺得此茶質重,泡水長,喉韻佳,所以就留了一些做高山毛茶的藏茶實驗
七年過去了,雖已轉性由鮮香甜轉為熟香甜,但感覺還不錯,就給他繼續放下去做長期觀察

當然目前這樣的陳化結果是好是壞,是很個人化的
喜歡鮮爽香甜的就會認為放壞了,喝來不爽
但喜歡柔美熟香甜的,就會認為很讚

記得還有好幾包真空裝未開封的,但不知藏哪去了,這幾天找找看
找到的話就開一包來對照看看有何差異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4-18 19:59

Yes! 找到了.........

開包後,發現茶乾還是跟以前一樣是粒狀的,而放不鏽鋼茶葉罐的條索已鬆開

同樣的泡法...100cc薄瓷蓋杯,置茶量鋪滿杯底一層,時間隨便
標準優質高山毛茶的特性,花香中帶生薑味,清甜,山磺味明顯
除了微微的帶熟感外,口感幾乎與新茶沒兩樣,連茶湯也是淡淡的黃綠色
不過剛開封未醒茶,所以香甜度上沒茶罐的濃郁,等醒茶一段時間後再做比較

目前喝來是放茶罐的佔上風,但藏茶有如龜兔賽跑,不見得跑得快的最後就佔上風,這要依時間而定
但若不打算放很久,很久的,那非真空的密封收藏倒是很好的選擇
9

評分人數

TOP

2000 中焙火高山鐵觀音

80cc年糕土水平,置茶量約1/3,時間20秒起
熟花香,帶蜜味的熟甜味,略帶肉桂味,適度的果酸韻讓口腔生津不斷
略苦但苦得圓潤及回甘,適度的收斂感,氣韻剛猛,很有早期鐵觀音的fu

熟花香不是很明顯,卻在口腔內源源不斷的釋出及累積,所以回韻會越來越香
茶單寧帶來的收斂感,在舌面產生澀感,澀在中段,但邊澀邊生津,回潤也快,所以澀得不討厭
雖然當年茶商說是高鐵,但感覺比較像低鐵,跟早期的木柵鐵很像
但不管是高鐵還是低鐵,反正是一款好鐵

這茶04年開封後置於有矽膠墊的密封透明玻璃罐內,放在櫃子角落,不會直接受光
但還是有接觸到陰影面的光線,本以為會有什麼光害來的,結果喝來還好,還很正常
6

評分人數

TOP

真空包06春,杉林溪龍鳳岬輕發酵毛茶

Yes! 找到了.........

開包後,發現茶乾還是跟以前一樣是粒狀的,而放不鏽鋼茶葉罐的條索已鬆開

同樣的泡法...100cc薄瓷蓋杯,置茶量鋪滿杯底一層,時間隨便
標準優質高山毛茶的特性,花香中帶生薑味,清甜,山磺味明顯
除了微微的帶熟感外,口感幾乎與新茶沒兩樣,連茶湯也是淡淡的黃綠色
不過剛開封未醒茶,所以香甜度上沒茶罐的濃郁,等醒茶一段時間後再做比較

目前喝來是放茶罐的佔上風,但藏茶有如龜兔賽跑,不見得跑得快的最後就佔上風,這要依時間而定
但若不打算放很久,很久的,那非真空的密封收藏倒是很好的選擇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5-8 13:00

06春,杉林溪龍鳳岬輕發酵毛茶

今天就來個...A.真空包開封10天的 B.放不鏽鋼茶罐6年的抓對廝殺
110cc紅泥蓮子壺二把,置茶量各6g,時間各30秒起............

湯色....
A. 透亮的淡黃綠色
B. 有透度的淡黃褐色,但無油亮感

香與甜.....
A. 鮮香爽甜中帶極微的熟感
B. 熟香熟甜

結實度與細緻度.........
A比B勝出許多,B明顯的鬆散了許多,但還不到虛脫的程度,質感還算是不錯的

飽滿度與膠稠感.........
B勝出,畢竟已開封6年了,當然會分解及轉化出更多的東西
而A只開封10天而已,還沒趕上

澀感........
A.略微的澀了一點點,但差異不大,不仔細比較是感覺不出來的

溫熱寒涼.....
A. 性溫而略帶涼韻
B. 性較為溫熱而無涼韻感

穿透力與留存度.......
A. 明顯的勝出

爽度........
A. 明顯的勝出

酸度.......
不管是嗅覺上還是味覺上,都是B勝出,但也不是很酸,算是些微的酸而已

續航力.........
A. 明顯的勝出,到第三沖B已出現些許的粗糙感,但A的細緻感與結實度還是很好


整體而言,此番廝殺A幾乎是大獲全勝,可見還是真空原包收藏,要喝時再適度醒茶會比較好
不過這是就個人的喜好而言,也許有的人會喜歡B更勝於A呢
8

評分人數

  • chinatee

  • 小神童

  • vindi

  • ps691041

  • 容爸

  • anliuu

  • 瑩瑩

  • Dior

TOP

2011春 梨山原味烏龍

剛剛喝了入倉較重的普洱,整個人悶膩得很不爽,就喝這鮮爽香甜的梨山茶解悶膩吧

140cc朱泥君德壺,置茶量約1/3,時間十五秒
上次喝酸味過於明顯,這次為了降低酸味,所以置茶量增加,浸泡時間減少,希望能降低酸味

Yes! 在浸泡時間減少下,酸味降了很多,不特別留意的話,幾乎感覺不到
經過適度醒茶後,極富穿透力的鮮爽香甜感更重了
熱熱的喝了二沖,打了幾個膈氣,那種令人不爽的悶膩感就一掃而空了,整個人頓感清爽起來
好茶可說是一種解藥呢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4-22 15:34

今天再喝此茶,原本怕變質想盡快喝完,但一放又放到忘記了
今天再喝,真的已經變質了

喝起來油油的酸酸的,雖然還有香氣但已經不鮮爽了,活性也大減,喝起來no good
還好只剩一點點,就拿來養新壺吧..........
4

評分人數

  • Dior

  • 小神童

  • vindi

  • AlanLee

TOP

猛火快炒的老烏龍

這是十五,六年前朋友給的炭焙烏龍茶
當時喝的口感是火燥感及燥澀感極重,就我喝過的焙火茶來講,是第一重的
那時只喝一小口,口腔及腸胃就受不鳥了,就把它丟到錫罐內
五年前再喝,火燥感及燥澀感降了一些,但就適口性而言,還是很重,而且除此之外....無滋無味的
今天再來追蹤看看.............

75cc紅泥水平,置茶量6g,時間30秒
比起五年前火燥感及燥澀感又降了一點點,但就適口性而言,還是很重很不適飲
喝一小口就久澀不退,胃也漕漕的,也比五年前多了股酸味,但還是沒有茶味

這茶本想丟掉的,但又怕老朋友問起,所以就沒敢丟,真是蚊子叮難爬之兩難啊..........
有十幾斤六...................
9

評分人數

  • Dior

  • 瑩瑩

  • 小神童

  • 容爸

  • jameshook

  • ko001

  • anliuu

  • 夢幻茶

  • thisway0625

TOP

2012 二採佛手毛茶

晚上了不想喝太多,就用100cc薄瓷蓋杯隨意泡,置茶量 鋪滿杯底,時間隨便,大概約三分鐘
濃香,甜水,稠厚,略微的澀,喉韻持久,馨涼感也持久,在這高溫的夏天放涼了喝實在很舒服

這茶是去年五月開封置於四兩白鐵罐的,結果喝了一年才喝2/3而已
每天東喝一點西喝一點,一輪下來也要好幾個月的,所以就喝得慢
因此選茶就很重要了,有些不經放易變質的就要避開了

這茶的馨涼感是很有趣的,去年還沒有呢,今天喝才發現的
好像很多芳香物質較重的,放一段時間後就會轉出著馨涼味來
就味覺及體感來講,這是有加分的
5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Dior

  • Tiffany

  • anliuu

  • 瑩瑩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