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乾倉的95年8582

金錢 +100 T元tea93332013-8-12 19:30看射過溪兄每次都用庚午年壺,這壺也快成精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8-12 16:20

這把四杯的庚午紅泥水平壺,是我目前試茶的專用壺,所以就常常上場囉
雖不是高檔紅泥,但被我日日夜夜甘霖澆灌下,臉色倒也變得紅潤可人
3

評分人數

TOP

泡友分享的.......惜福茶末

該泡友細心的將茶末用茶葉袋裝著,方便使用,每袋約十公克

約300cc紫砂,置茶量一袋,即沖即倒
嗯~ 濃醇香,老味十足有力道,有質有韻耐沖泡
喝不出是生茶還是熟茶,應該是拼配的吧
在老茶貴上天的當今泡界來講,這老茶末無疑是經濟實惠的老茶替代品
其實就茶滋茶韻來講,也是可以贏過很多高貴的老茶呢.

這老茶末用來待客也是很方便的,可大壺快速的沖泡,不怕人多,最重要的是相當好喝
OK! 這袋就是今天的的迎賓待客茶了
8

評分人數

  • 瑩瑩

  • anliuu

  • ko001

  • ericchiang

  • 小神童

  • tonystyle2002

  • jameshook

  • 建宏

TOP

泡友分享的.....乾倉 FT 03 質檢8653

75cc庚午紅水平,置茶量6g,時間15秒
這茶用這樣的時間沖泡,口感過重,所以第二沖開始就改為即沖即倒
這就感覺比較適口一點了,但還是無法多喝,真是一款重口味的茶啊.

很典型FT焦糖可樂的味道,圓潤的苦加略熟的甜,略膩,略澀,有收斂性,喉韻持久
雖然還過於生猛,不宜多飲,目前喝來也膩得有點討厭,但質重,耐泡,有勁
隨著時間,這些問題都將不是問題,是款直得期待的茶
4

評分人數

TOP

95 不知名野生茶餅

今早整理櫃子時翻到的,已經拆散放在一斤紅泥茶葉罐中不知多久了
只在罐蓋用鉛筆寫著95野生,所以我也搞不清這是哪個廠的茶,也許是三無白包茶也不一定
乾倉的,茶乾細緻油油亮亮的看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

75cc庚午紅水平,置茶量6g,時間15秒
很像97華聯磚濃濃的輪胎味,大樹茶的木質味,有涼韻,輕澀~略澀,略帶發酵酸
膠質感佳,就像喝粥一樣,湯滑細緻,細緻中帶雄渾的氣息
喉韻持久,喝個幾杯後,苦甜甘涼韻一直在口中喉間裊繞著,久久不去,且生津度佳
好茶啊好茶,可惜當初只買一片,且也忘了向誰買的及是啥茶

同樣15秒,茶滋卻越來越濃,所以第四沖開始降為10秒,口感還是很濃郁
隨著沖數的增加,煙燻輪胎味漸降,慢慢跑出一股悠悠蕩蕩似有若無的花香氣息
雖內斂隱約卻不斷的從口中揮發出來,底韻也極為清甜
也只有保存良好的乾倉生茶,才有這樣迷人的香氣及層次感,讚! 讚! 讚!

這茶現在喝了有點可惜,因為感覺他還有很多的底性還沒完全轉化出來
就在罐內加個塑膠袋把茶封好,再放個五年十年後再來享用吧

有時藏茶就是如此,放到忘不記了反而會有意外獲得至寶的驚喜
雖然只有一餅,但慢慢喝也是可以喝很久的,也該知足了
4

評分人數

TOP

2000年 勐庫 金帶 青餅

75cc庚午紅水平,置茶量6g,時間10秒
也是焦糖可樂的調調,很多不同茶區的大樹茶都有這調調
質重耐泡,厚韻,輕澀,甜水,微膩,少了點個性,雖沒很喜歡,但也算是一款不錯喝的茶

雖然同樣是勐庫的大樹茶,但個人比較喜歡02黃帶磚,喝來比較有個性.
不過話說回來,同樣是勐庫的大樹茶,為甚麼口感會差這麼多 ???
8

評分人數

TOP

約90初,輕倉省公司100g紅印沱

早期140cc段泥六方直筒臥獅,置茶量約1/3,時間即沖即倒
7532的口感與香氣,不錯的蘭樟香,膠稠甜水,醇和溫潤,耐沖耐泡
倉味輕,霉味無

這是我這一年多來的口糧茶及日常待客用茶
每次用不同的段泥壺泡,客人都以為每次喝到的都是不同的茶
有的泡來溫潤香醇,有的泡來死硬死硬的,有的結實香甜,有的鬆散無力
可見壺的選擇對茶滋的影響大矣

最喜歡用土胎綿密不死硬或顆粒略為大些的段泥泡,香醇度及溫潤度相當好
若用較為近代土胎細緻過於硬實且窯溫高的段泥泡,則口感就過於死硬
不過就觀賞功能來講,這種段泥會比較漂亮討喜.

有時用不同土胎的壺泡同一款茶,也是一種學習的樂趣
可從中確實的了解土胎不同的厚薄度,結實度,粗細度,燒窯溫度,容量大小....對茶滋茶香各有何表現.
6

評分人數

TOP

純乾倉00昆明紅鐵

75cc庚午紅水平,置茶量約1/3多點,時間約10秒
一,二沖合飲,柔順,甜水,不澀
三,四沖合飲,剛猛,兇悍,輕澀
之後改為即沖即倒就比較適口了

純乾倉的茶,沖泡特性就是如此
剛開始茶質茶滋因為太乾,親水性較差,所以比較出不來
經過一些時間的溫濕滋潤後,親水性大增,茶質茶滋就爆出來了

這茶是有質有韻的好茶,不過還太年輕,雖然澀感輕
但強悍的本質還是讓身體的負擔感覺有點重,就再放十年吧

這餅記得是四,五年前八八紅鐵討論正夯時拆來當對照組的
自己也喝不到五次,就去掉半餅多了,都是分享給茶友的
茶友間就是如此,大家彼此分享來分享去的,增大了不少學習層面
有茶友真好....有八八紅鐵也很好 !
9

評分人數

TOP

乾倉00昆明紅鐵

75cc庚午紅水平,置茶量約1/3多點,時間約10秒
一,二沖合飲,柔順,甜水,不澀
三,四沖合飲,剛猛,兇悍,輕澀
之後改為即沖即倒就比較適口了

純乾倉的茶,沖泡特性就是如此
剛開始茶質茶滋因為太乾,親水性較差,所以比較出不來
經過一些時間的溫濕滋潤後,親水性大增,茶質茶滋就爆出來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8-29 20:58

乾倉00昆明紅鐵

今天剛敗入一筒乾倉的,就來對照看看倉儲口感的差異........

75cc庚午紅水平,置茶量約1/3多點,時間約10秒
一,二沖合飲,柔順甜水不澀 (比純乾倉的更柔順更有厚度,但少了些乾爽感)
三,四沖合飲,口感跟一,二沖合飲的差不多,只是厚度增加了一些
                    這二沖沒有純乾倉那種暴衝性的演出,茶質茶滋呈較為穩定平均的輸出
                    因為乾燥度與親水性不同是也

這筒茶應算是自然乾倉存放的,餅面的亮度色澤及拆茶時的手感,與純乾倉的就有明顯的不同
自然乾倉就是放在濕度不高不會產生霉變及白霜的環境,也沒刻意的密封阻隔環境濕氣謂之
純乾倉就是在新茶階段,在茶體乾躁度很好的情況下就密封起來,讓茶體恆保乾燥不受潮
或陳放在一直都是很乾燥濕度低的環境中,雖無密封但也可讓茶體恆保乾燥不受潮

二者相較下,這筒自然乾倉的陳化較快,口感滑順膠稠,適口性與適體性比較好,但馨竄力道就差了許多
純乾倉喉韻,香氣,力道,回韻就強了很多,但年份還不夠時,口腔及身體的負擔會比較大
算是各有優缺點,就看個人的體質與喜好去選擇倉儲的方式了.

這筒茶我決定給他來個"後期純乾倉收藏"
就是放在每天都要開空調的工作室燥濕,直到茶乾極為酥脆後密封收藏
以後要喝的時候再透過醒茶處理,也許幾年後會有兼容並蓄的茶滋表現呢
6

評分人數

  • Dior

  • 瑩瑩

  • ericchiang

  • 小神童

  • ko001

  • anliuu

TOP

約90初細芽清沱散塊

160cc鵝黃段泥輪珠,置茶量約1/4,時間10秒
注水時衝出一股輕微但很不錯的甘梅味
這是一種因曾經些許但不重的受潮所產生的模糊酸味
當然茶本身必須帶有不錯的香甜,及後期保存良好才轉得出此甘梅味
若較乾的轉出的酸味是醋酸,青梅酸,烏梅酸,這類比較鮮明的酸味

味覺如同嗅覺,也是淡淡的甘梅味及香甜味
青澀,膠稠醇和,些微的杏香陳韻,柔和溫潤,這種天氣喝來舒服,讚!
7

評分人數

TOP

茶友分享的 ....2013單叢,大樹,DIY 毛料

100cc紅水平,置茶量7g,時間20秒
有馨涼感,些許的花香,甜水,質薄,澀且利,帶酸水及木腥味,氣韻悶膩不暢
No good to drink !

質不重則無法放出好的老茶味來
薄水,酸澀且利,悶膩不暢,現飲也不舒服
進不可攻,退不可守......放棄 !
5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