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這星期五回羅東監工,大約會待二星期左右
若需要早日收到茶的茶友,請於這星期五前告知,好安排出貨
感謝
2

評分人數

  • vspwm2000

  • hoffmann

TOP

今早從羅東回到台北了
茶友訂購的茶,今天都會趕工包裝寄出
讓茶友們久候,深感抱歉

年終缺工,房子裝修斷斷續續的,進度很慢
要農曆年後才能搬遷,只能耐心等候囉,急也沒用

TOP

星期五來到羅東尚未裝修完成的工作室
門一開馬上看溼度計,結果嚇了我一跳,
在這陰雨綿綿的氣候下室內濕度居然只有47
當然門窗是緊閉的,開窗後濕度就升到60左右

接著這二天又連續下著更大的雨,在門窗開開關關,進進出出的情況下
濕度也不超過70,剛剛再看了一下,濕度是65
(氣象報告羅東濕度是91)
在沒有空調的狀況下,能有這種濕度實在很好
是個很適合建倉的好房子
空調裝好後,那更不在話下
而且這方位不但不會淹水,連颱風也進不來呢
好地方 !
2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vspwm2000

TOP

這次羅東行最遺憾的是沒帶上1930年代老散茶
那可是會讓人魂牽夢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好茶呢
還好有帶足夠量的70年代老斑章熟散,可一解茶癮
明天中午前就回到台北,可泡來解癮了

TOP

其實長時間密封收藏的老茶,醒茶有時大膽一點也是好的
例如空氣乾燥時把茶攤在大盤子上1~3天讓茶徹底的通風 ...
羅東射溪 發表於 2023-12-13 13:29


因為常忘東忘西,加上冬天下雨潮濕再想起來可能已經濕了,醒壞機會有點高。
用裝整筒的PP大袋子醒茶真的不錯,昨天下班回去剛好想起,打開一下,

生蔘味 (樟香?) 已經開始甦醒,可以聞到了,瞬間心情爽了一下。
可以期待農曆年可以泡出好味道...
以後就用這方法.安全有保障。...
1

評分人數

TOP

剛好這兩天我兩款都有試過,同一茶水比例、時間,把荷香和樟香兩款熟茶比較。兩款都很好喝。當然一起比較時,發現荷香發揮比較好,但樟香也不差 。
2

評分人數

  • vspwm2000

  • 羅東射溪

TOP

用保溫盤悶泡的茶要有二大重點....

1. 夠老或夠熟
不夠老或不夠熟的茶鹼還很嗆辣, 還不適合用保溫瓶悶泡
80樟香熟散還不夠老,渥堆較輕,所以也不夠熟
不過醒茶足夠 ,溫潤度增加很多後,是否適合保溫瓶悶泡還有待嘗試
80荷香渥堆較重些,熟度應該沒問題,有茶友說用保溫瓶泡很好喝
不過我也沒試過,下午就來試試看


2.夠好
茶質不夠好,太粗澀的茶也不適合,會粗澀盡出

另外,保溫瓶泡法雖然方便,但也不是沒有缺點
層次感及茶香的辛發性會犧牲掉一些,沒壺泡的馨香有層次
但重喉韻的茶則無所謂,反而喉韻會更重更好喝

結論是..法無定法,要依茶而定
羅東射溪 發表於 2023-12-13 13:18

下午試了一下,正如茶友所說..80荷香用保溫瓶泡非常好喝

圓潤,溫熟,香醇,非常的讚

TOP

另外,保溫瓶泡法雖然方便,但也不是沒有缺點
層次感及茶香的辛發性會犧牲掉一些,沒壺泡的馨香有層次
但重喉韻的茶則無所謂,反而喉韻會更重更好喝
羅東射溪 發表於 2023-12-13 13:18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環境或時間不允許的話
我還是會選擇方便的保溫瓶泡法
只要是好茶,都不會差到哪去,方便就好
1

評分人數

  • vspwm2000

TOP

本帖最後由 羅東射溪 於 2023-12-13 13:33 編輯
目前也還在努力,還原當初醒茶1年半的茶樣滋味,真是迷人。   改利用裝整筒的袋子一次醒 2~3 斤左右 ...
vspwm2000 發表於 2023-12-13 11:24

其實長時間密封收藏的老茶,醒茶有時大膽一點也是好的
例如空氣乾燥時把茶攤在大盤子上1~3天讓茶徹底的通風
這樣醒茶的速度就會加快很多,如有較重的堆味或雜味,也可散掉很多
但之後就要收好別再過度通風,這樣就可醒得快又不會虛脫
沒把握前可先小量嘗試,有經驗了再較大量的試
1

評分人數

  • vspwm2000

TOP

本帖最後由 羅東射溪 於 2023-12-13 21:15 編輯
我則是天天上班都泡80樟香熟散
用500cc柴燒壺泡
好喝的不得鳥

不過這款茶就比較不適合用保溫瓶燜泡
味道不 ...
hoffmann 發表於 2023-12-13 09:22
用保溫盤悶泡的茶要有二大重點....

1. 夠老或夠熟
不夠老或不夠熟的茶鹼還很嗆辣, 還不適合用保溫瓶悶泡
80樟香熟散還不夠老,渥堆較輕,所以也不夠熟
不過醒茶足夠 ,溫潤度增加很多後,是否適合保溫瓶悶泡還有待嘗試
80荷香渥堆較重些,熟度應該沒問題,有茶友說用保溫瓶泡很好喝
不過我也沒試過,下午就來試試看

2.夠好
茶質不夠好,太粗澀的茶也不適合,會粗澀盡出

另外,保溫瓶泡法雖然方便,但也不是沒有缺點
層次感及茶香的辛發性會犧牲掉一些,沒壺泡的馨香有層次
但重喉韻的茶則無所謂,反而喉韻會更重更好喝
有時一些用壺無法泡出的香型及滋韻,也會被一股腦的給逼出來

結論是..法無定法,要依茶而定
2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vspwm2000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