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哈哈哈哈..........................

TOP

這樣吧  您既然說是茶用人蔘做分類  那是怎分類呢   我們有請茶內......射大師開講    古文今議陸羽茶經  ...
asimon 發表於 2012-3-7 15:18



哈....您真會凹.........

我是說....陸羽是借用人蔘的分類當做茶葉品質分類的比喻
而您確能凹成這樣........您說...這怎不令人油然而興 全身上上下下皆肅然起敬的意乎...............

TOP

喔....沒關係,我不會再讓您下不了臺的......就讓茶友们自己去判斷吧.............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3-7 14:29


這樣吧  您既然說是茶用人蔘做分類  那是怎分類呢   我們有請茶內......射大師開講    古文今議陸羽茶經  請來賓掌聲鼓勵

TOP

體會茶氣的方法
一、去練一陣子的氣功、太極拳、瑜珈……等,讓身體的經脈更暢通了再回來喝茶,或許有機會 ...
李尋歡 發表於 2012-3-7 15:08



哈.....真有您的.......茶若有"氣"......又何須這樣體會........您真會自打嘴巴...............

若須經過這麼一翻折騰後,才能喝茶有感.......那大概是屬於行將就木的體質
弟勸您就別喝茶了,這只會越喝越虛........

還有....身體越虛的人就會越敏感...............
若加上喜歡幻想及牽強附會的人.........更會將敏感當氣感.................

當然.....我以上所說..........您絕對無法體會
因為.....您的心不靜..........

TOP

體會茶氣的方法
一、去練一陣子的氣功、太極拳、瑜珈……等,讓身體的經脈更暢通了再回來喝茶,或許有機會能有深一層的體會!
二、花點錢按摩養生,一段時間後再回來試茶!
三、學習打坐,讓心更靜,能體會更細微的身體變化。
四、早上起床後,在沒干擾的狀況下試茶。
五、學習泡茶法,茶湯的濃度要恰到好處。
六、換一款茶試試看。
七、以上還是體會不出來那可以再請高手指點。
原則上茶氣只是茶的內函之一,試不出來我覺得也不用太在意,
反正茶只要自己覺得好喝價位買的起就好,氣不氣就讓它隨風去吧!

TOP

經過這一長串  如果文言文確實看不懂   最好不要強行翻譯  也不要曲解我的話意 ...
asimon 發表於 2012-3-7 11:48


喔....沒關係,我不會再讓您下不了臺的......就讓茶友们自己去判斷吧.............  

TOP

老兄....您還沒搞清楚啊.........
茶經說的只是借用人蔘作等級分類的比喻而已,並非說茶功同人蔘啊....不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3-6 17:55

經過這一長串  如果文言文確實看不懂   最好不要強行翻譯  也不要曲解我的話意

TOP

茶汤入口,就可以感受到醇厚
入喉会有韵
到了肚子会有暖洋洋的感觉,和热水应该不同吧
再过一会就会膀胱发胀了
可见喝茶时身体的感觉是不限于口腔的
把整个身体当成一个大的口腔,用整个身体来感受茶质
要品的是茶的质地,而不是气,是吧
这样,可能就更能够体会到好茶给整个身体带来的感受了

TOP

人蔘的屬性  是隨加工法改變
神農百草經  :   人蔘 性微寒
剛從田中採收生人蔘  性寒
洗過曬乾 直接入藥   ...
asimon 發表於 2012-3-6 17:50



老兄....您還沒搞清楚啊.........
茶經說的只是借用人蔘作等級分類的比喻而已,並非說茶功同人蔘啊....不
管生蔘或熟蔘都一樣的與茶性扯不上關係
如扯得上,絕對是自我幻想,不信去問中醫師................
1

評分人數

  • 莫愁

TOP

這是標準的斷章取義,我貼一段完整版的,請您再解讀看看...........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3-6 15:14

人蔘的屬性  是隨加工法改變
神農百草經  :   人蔘 性微寒
剛從田中採收生人蔘  性寒
洗過曬乾 直接入藥  性涼
南韓蔘 經過生薑等中藥處理  高溫處理  性溫熱

老射   建議你沒事多讀國語  還有  別再引用我的話   你要怎麼翻譯都沒關希  你說  茶樹啃人蔘成仙也沒關希  老射字典沒什麼事  不能說  也沒甚事  不可能......我佛慈悲
2

評分人數

  • 莫愁

  • huangfafo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