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1前低後高.防止淹水.號級茶可期.
2前窄後寬.防小偷好防禦.存出印級茶.
3內不可有廁所.所謂屎坑通嘴坑.專出白癡茶.
4不可門對門.門對窗.穿堂風太過.專出平庸茶
5宜明堂暗房.防曬日光.
6門不可對灶頭.防火光之災.
7內不可裝空調.太乾不會轉.
8宜子孫繁衍.茶喜熱鬧.
9宜能力分班.生熟乾濕大致分開存放.
10應定時考核.看是否已發揮潛力.或是已自甘惰落.
有這幾點庶幾無過矣.假以時日好茶自成.轉貼銀生兄的好文
3

評分人數

  • 茶問

  • 普洱小峰

  • bluegallery

TOP

比較好奇的是現在大部份茶友都買全新的乾倉生茶屯放,這20年後開湯不知會是何味道?
2

評分人數

  • 茶問

  • ccr

TOP

所以真正操作的人是用看就看得懂
溼氣的來源分自然濕氣與人為加濕

一般倉儲濕氣高要除濕是自然形成的濕氣,是因為茶葉釋放出不穩定帶電離子吸附水分子,所以除濕可以排除帶電離子,好讓茶葉繼續釋放帶電離子,茶葉就會變甘醇

另一中加濕加溫是行溫室效應,藉由水分子振盪強化茶葉結構,而內部的不穩定帶電離子就被振盪擊出葉外,若熵能量不夠,分子無法逃逸就長黴;能量夠時分子逃逸就不會長黴

許多現象文字無法形容,以上僅供參考

TOP

認識以前某位賣壺後來轉為賣茶的販子
聽說為了實驗
加溼.潑水.等花招樣樣來
聽說丟了很多放壞了的茶

TOP

自己試過放倉
對於這餅茶
要放多溼放多久
茶葉轉到哪種程度要出濕倉轉到退倉
退倉多久後可以轉入一般倉
還有退倉.一般倉的通風度.溼度也要控制
要放出好的倉茶
真的不簡單
1

評分人數

  • huangfafo

TOP

入倉發酵會有週期,反應產生廢氣量隨著周期變化
溫濕度越高週期越快,反應越快,但可能不完全

對流.擺放位子.翻面對調位移.是為了反應均勻

出倉時間要抓週期的低點才不致沒反應完全物殘留,造成苦澀不化

許多現象文字無法形容,以上僅供參考

TOP

之前看雜誌的
香港傳統人工入倉茶
溫度.溼度.對流.擺放位子.翻面對調位移.入倉.出倉時間.退倉時間.等
都是技術

TOP

倉儲如果只是溫度  濕度控制 就已經很難了 更不用說進倉時間及退倉時間  搬動對掉 都是經驗 都是技術
早期 ...
羽身 發表於 2012-6-21 21:43



    熟茶沒入根本轉不出參香,梅香等味道,生茶入過倉才有藥香,這以前老茶人的基本常識,怎現在在網路說這些會被污衊扯謊話呢?

TOP

是從誰開始講技術倉的?是個人技術的發酵倉儲嗎??

如果只是單純控制溫度及濕度的一種倉儲方式...目的是讓食 ...
huangfafo 發表於 2012-6-21 16:15



技術倉
小的認為
應該是想要區別舊港倉給人~溼.臭.髒.的既有印象八
由某些大盤放倉茶商所推出來的
控制良好的倉茶
1

評分人數

  • huangfafo

TOP

倉儲如果只是溫度  濕度控制 就已經很難了 更不用說進倉時間及退倉時間  搬動對掉 都是經驗 都是技術
早期熟茶入倉茶要比不入倉茶來的價高  為什麼?
1

評分人數

  • 悟心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