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冷GG, 連上小號都掏不到東西, 真的是冷GG
這種天氣就一定要喝辛熱感高的厚紙7532

130cc荊溪汪製直筒壺, 置茶約2/5, 10秒起
港倉茶,湯色是濃濃的深褐色,濃到不見杯底
帶點棗香,有點類似葡萄乾的甜香及甜味
沉香及陳香味濃, 辛熱度極高
喝不到200cc身體就溫熱了起來
之後上小號就很容易掏到東西了,不再是冷GG
果然熱漲冷縮的原理是正確的,可供驗證的

老茶茶性溫熱的很多,但辛熱的就少見了
那溫熱跟辛熱在口感體感上有何異同呢 ???

同的是,喝了口腔及身體都有溫熱感(跟喝熱湯不一樣的溫熱感)
異的是,辛熱感多了一個"辛"字,辛就是辛發辛竄之意也
也就是說它的溫熱感會在體內辛竄的很快很深
在口腔及舌面也會留下類似吃過辛香料後的辛感殘留
有辛熱感的茶,在體內的溫熱效應也會比較高比較久
但也只適合寒冬服用,夏天喝了並不舒服也不好喝
(體質極為虛寒的另當別論)
3

評分人數

TOP

97紅帶港商訂製茶
2002年路過中壢某紫砂壺知名店家
買了2餅中茶簡
老闆極力推薦這餅紅帶
說是92年出廠97年到台
3級茶菁一口料
看內飛應是97年茶品
純乾倉茶質厚重
微苦韻


內飛及紅帶


3級茶菁一口料


第3沖茶湯


葉底
6

評分人數

  • 大熊

  • jameshook

  • 小神童

  • mango492800

  • ko001

  • 不滴鞋

TOP

80年末或90年初綠印沱
100cc紫砂線瓢壼,7g,
這對個人來說是算下重手了,預期將是生猛有勁,
豈知熱水一沖,發現竟然茶香盡失,口感也是軟趴趴...........
不是天冷泡茶比較好喝嗎?怪了..............
3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mango492800

  • 不滴鞋

TOP

可能是保存不好或入倉入壞掉了 ................不滴鞋

回前輩,幾年前購入時挑很輕倉的,無白霜,失重也少,
雖已拆開存放,到現在還是硬邦邦的拆不散,
確認密閉夠沒受潮,也不是第一次喝,本來還很強捍的 
3

評分人數

TOP

可能是保存不好或入倉入壞掉了 ................不滴鞋

回前輩,幾年前購入時挑很輕倉的,無白霜,失重也少,
...
taiparagon 發表於 2016-1-25 16:11
那就不用怕了,應只是轉化間的尷尬期罷了


茶葉轉化總會起起伏伏的,過了黑夜就是黎明了
4

評分人數

TOP

93青
輕港倉
有茶香無倉味
茶餅可輕易剝散
茶湯濃稠細滑香氣濃郁
幾年前已轉出類似青草茶的味道
不過今天到5、6沖後才比較明顯
茶質很好很耐泡
10沖仍有不錯的口感


茶乾


第6沖茶湯仍很濃稠


葉底
8

評分人數

TOP

輕入倉傣文7542
06年在一家以賣台茶為主的茶莊看到這餅茶
當時覺得這年份輕入倉的茶品並不多見
試喝結果茶質也很不錯想買幾筒存放
無奈店家堅稱是88年的茶開價偏高
只好買一餅當茶樣

此茶目前退倉尚未到位
前2沖湯色混沌不清澈
口感不很優有悶雜味
3、4沖後表現較佳
典型7542+梅子味
茶質還算厚重
再放個幾年應該會不錯喝


餅面


茶乾


第7沖茶湯


葉底肥壯
5

評分人數

  • 農夫

  • ko001

  • mango492800

  • 大熊

  • 不滴鞋

TOP

2002下關大眾沱
想當然
出身超級平凡  
煙燻味淡 陳年感受
無澀苦輕 繼之甜蜜香  泡再泡
驚豔  放牛班有春天
這一沱
多多益善
7

評分人數

  • 農夫

  • ko001

  • mango492800

  • 小神童

  • GARY

  • 瑩瑩

  • 射過溪

TOP

氣候濕冷,還是喝老茶卡舒服....約80末下關甲沱

100cc紫水平, 7.5g, 10秒起
極輕倉的茶,茶葉條索分明,略帶油光,湯色紅褐清亮
典型早期下關沱的氣味,青樟香,草味,奶香,無蜜甜味
氣韻爽朗乾淨,無倉雜味,還有點澀感,但已適飲,味也甘醇
不過老韻及溫潤感還明顯不足


早期的下關茶轉化極慢,乾倉及輕倉的更是如此
要選擇這種倉儲的,你只能用時間跟它耗
只要活得夠久,它就是你的

10

評分人數

TOP

今天因喉部有些不妥,喝一粒浸了二十年的咸柑桔,再加一壺海堤黃罐老欉水仙,感覺不錯。香港天氣又下雨加濕冷,夠難受。
7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