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300# c1028013


   
報告小神童前輩:
應該是後學把溫度提太高,而且泡太濃...所以後繼無力...
1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TOP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7 22:07 編輯

回復 300# c1028013


   

05年烏金號




天氣:下雨,冷室溫:14.3濕度:69%水源:RO飲水機水水溫:100置茶量:8.00g 茶乾:黑褐帶點土黃,有些葉呈褐黃,有些黑褐。聞起來有一點點煙熏味,不過蠻香的。



洗茶52次:熱水一沖就泛起茶沫,茶湯濃稠。有煙熏味和中藥味。第一沖20秒:茶湯呈淡褐黃,喝起來的香氣刺激,木材煙熏味很明顯,但不會影響口感。有一點點酸、澀,不過以那煙燻味為主,尾勁甘甘的,會生津。



第二沖30秒:口感較重,跟之前喝過的茶都不太一樣,煙熏味中帶中藥湯的感覺,不太會形容,微苦中帶甘甜。冷飲會苦,不過化的開。



第三沖40秒:茶湯轉沉穩,有點苦,舌間感覺酸酸的,會澀,不過香氣在口中停留很久。



第四沖50秒:香氣轉淡,那股煙燻味也淡了些,不過澀感更突出,尾勁的香氣轉淡,那股木香、煙熏香也淡許多。


第五沖1分鐘:茶湯轉薄,茶湯的香氣持續也較短,不知道該如何那香氣,很像中藥香,但又有一點點香參雜其中。尾勁會澀。



第六沖4分鐘:本來要3分鐘的…結果沒注意到時間…這一沖的口感又回到比較重一點,但是有水味,尾勁略澀。


最後一沖,置冷:喝起來微微深香中帶點像重要的香氣,溫和,一點點苦,水味在中後段出現。尾勁的香氣澀中帶清香。


茶捨:葉底大,葉肉厚,茶枝也粗,不過柔軟有韌性。不過後學發現,茶底中混有較黑褐的葉底和一般褐黃的葉底,不知道是為什麼?這一問後學在觀察茶乾時就有發現,請各位前輩幫後學解答,是熟度、茶區、葉種還是等等拼配的原因?
謝謝各位前輩~~~





心得:原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烏金號,香氣很特殊,那股煙熏味和木香(還是應該說中藥香?)很特別,會有一點點的苦和澀,但能很快地化開,茶湯的質很濃,感覺拿來存放好像不錯…

2

評分人數

  • 杰少

  • 小神童

TOP

回復 302# c1028013


   
試飲一款熟餅  

年份:90

天氣:下雨,很冷

室溫:13.8

濕度:74%

水源:RO飲水機水

水溫:100

侍茶:瓷蓋杯

置茶量:8.00g

茶乾:褐色偏紅,上面有微微白霜,茶乾黏成一堆,有炭化的痕跡,感覺是有入過倉,但已經有經過退倉,退得應該還蠻乾淨的。



洗茶83次:因為感覺有入過倉,而且不輕,所以洗徹底一點。濃厚棗香中帶點蔘香,香氣低沉,有醉人的感覺…

感覺應該置10.00g的…濃一點應該不錯喝…

第一沖30秒:把時間稍微放長一些。第一沖似乎淡了一些…淡淡棗香,有一點酸,有水味…等等下一沖把時間拉長。



第二沖1分鐘:茶湯表面有茶乳,氤氳裊裊。入口微酸,棗香味濃。茶湯似乎薄了點,若茶質濃一點應該會很棒。



第三沖130秒:湯色轉深褐,口感也變厚,但不稠。香氣飽滿,清淡棗香。回韻的香氣綿長,舌面生津,舌頭2側有刺激感,舌根感覺甜甜的。



第四沖2分鐘:初入口舌頭2側感覺微酸,中後段感覺有一點點水味,尾勁香氣夾雜水味,可惜了一些…



第五沖3分鐘:茶湯轉薄,酸感也降低。香氣在口中淡淡的,尤其是在舌面以及上額。



第六沖5分鐘:茶湯轉甜,較溫和,中後段仍略酸,水味開始明顯。



最後一沖,置冷:這一沖就有很棒的感覺,黏稠感,有飽足感,加上淡淡蔘香。可惜那酸感以及舌頭的鹼性物刺激感仍在…



茶捨:茶底黑褐,粗糙,硬,有一些黑色的結塊,應該就是入倉的痕跡了吧?





心得:看起來有入倉的茶…喝起來那香氣我還蠻喜歡的,可惜薄了一點,不知道是置茶量太少,還是茶本身的問題…而且喝起來有點酸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感覺這樣不太好喝…跟前面的口感不太搭,而且舌頭感覺有一種鹼性物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入過倉才會這樣?

1

評分人數

  • 杰少

TOP

回復 303# c1028013


  06FT 8653-6 鐵餅  

天氣:下雨,很冷

室溫:13.7

濕度:80%

水源:RO飲水機水

水溫:100

侍茶:瓷蓋杯

置茶量:8.00g

茶乾:能看到其中有白色芽頭摻雜,黑褐帶土黃。但淡煙熏味中有茶的青香。







洗茶82次:茶香較低沉,淡煙熏味中帶點很像中藥香的蔘香。

第一沖20秒:茶湯亮黃,以香氣感覺會有點苦。沒想到入口,甜!甘甘的,帶甜水,中間有一點點苦,不過一下子就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舌面覺得很甘甜,有點中藥的蔘香甜。茶底有一股花香。



第二沖30秒:茶湯色澤轉深,入口依然是那甜系的口感,微微蔘香,舌面覺得麻麻的,一點點澀,不過轉甜,舌跟二側生津。我發現茶湯表面有一點點氤氳的茶乳,不明顯,不過在燈光反射下能看到,在新茶中蠻少見的。




第三沖40秒:湯色轉褐色一些,比較澀。不過回韻綿長,澀感退去,微微煙熏味,回甘生津。



TOP

回復 304# c1028013


   


第四沖
50秒:一開始的澀感降低,茶湯甜度也稍微下降。冷飲又會開始澀,而且回韻的香氣也開始淡一些。



第五沖1分鐘:這一沖淡了一些,香氣跟口感太淡,而且有水味,下一沖把時間拉長。出入口有微微的蔘香,甜甜的,煙燻味幾乎不見了。



第六沖3分鐘:水味重,等等下一沖置冷再試試看。



最後一沖,置冷:變澀很多,舌尖麻麻的。



茶捨:茶捨細碎,葉片較小,有芽頭,茶枝比較粗一點。茶底淺褐綠,帶土黃。葉底柔軟,葉肉沒有很厚。




心得:一開始感覺不錯的茶,可是應該再放應該會更棒,因為有一點澀。不過論香氣口感,我蠻喜歡的,但不會想馬上喝,而是放一陣子再試試看。這茶的特點,一開始有微微煙熏味帶蔘香,會微澀,但能化,尾勁的香氣清香綿長,有點木香,會甜。

1

評分人數

  • 杰少

TOP

回復 305# c1028013


   


第一次喝老茶頭

久聞老茶頭的大名,終於有機會嚐到

年份:4

天氣:下雨,很冷

室溫:13.2

濕度:82%

水源:RO飲水機水

水溫:100

侍茶:瓷蓋杯

茶乾:褐紅帶土黃,表面感覺粉粉的褐黃。結成塊,聞起來有一股特別的香氣。洗茶83次:熟茶香氣中帶點特殊的味道,很像胡椒味。鼻子聞起來有刺激感,刺刺的。




第一沖30秒:就是那一股香氣,很特殊感覺,一開始有仙草香,很甜,不過又有點辛香料的香氣。不知道怎麼形容…茶湯看起濃稠,帶點酸,喝起來像薄一點的熟茶,不過有一點水味,可能是置茶量太少吧?好特殊的感覺,又加上是第一次喝…茶底一直散發一股很像仙草,又不太像,但又很甜的味道。



第二沖1分鐘:茶湯會將杯壁染色,可見其質量厚。喝起來卻又薄水的感覺,略酸。尾韻熟茶香中帶甜,口腔中感覺刺刺的,充滿那股特殊的香氣。



第三沖130秒:有點像仙草的香味,但又不太像,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茶湯濃稠,喝起來有飽足感,不過有點酸,和一點點水味,不過應該是置茶量太少的問題。舌頭前半部和上額感覺麻麻的,尾韻香氣清淡不明顯,低沉綿長。




第四沖2分鐘:茶湯濃稠滑順,香氣也飽滿很多,不論是在口感還是香氣甚至是尾韻的部分,這一沖都表現得很平衡,不會不足也不會衝突,這一沖很好喝!非常溫暖的感覺。喝完口中黏黏滑滑的,舌底生津。



第五沖3分鐘:茶湯轉褐,清澈透明,香氣轉清淡,尾勁有水味,不過會甜。




TOP

回復 306# c1028013


   

第六沖5分鐘:茶湯顏色、香氣、口感都轉薄。尾韻有點鹼性物的那感覺…



最後一沖,置冷:有一股不一樣的香氣,尾韻有熟茶的感覺。



茶捨:結成塊,有一些零碎的枝葉。後學發現結成塊中有的是偏紅褐色,柔軟,可以撥開;有的是黑褐色,粗糙,硬,撥開會碎掉。請問各位前輩為什麼會有如此差異?是發酵時程度不一的關係嗎?可是茶頭不是都是發酵不完全的產品?

謝謝各位前輩~~~





心得:第一次喝老茶頭,想喝想很久了,終於有機會嚐到,這樣感謝前輩的分享,以及他的貼心,才讓原本沒機會喝到得我有個驚喜,感謝前輩~~~

濃稠黏滑的口感,加上特殊清香高昂的香氣,原來這就是老茶頭。

最特別的,蓋杯及茶底的冷香有一股很飽滿濃郁的香氣,很像是花香,但又不太像,這香氣在嚐茶湯時都沒感覺到,很香,很特別!

TOP

回復 307# c1028013


   

易武正山大葉磚




接下來有一系列的易武正山大葉磚要品飲,算是做一系列的比較吧!很棒的教材,感謝前輩~~~

年份:2001

天氣:下雨,濕冷

室溫:15.3

濕度:87%

水源:RO飲水機水

水溫:100

侍茶:瓷蓋杯

置茶量:8.00g

茶乾:淡淡清香,黑褐偏紅,有白色芽頭,茶枝粗,明顯。






洗茶52次:茶底暗褐紅,香氣濃厚,有一點點刺激感。

第一沖20秒:茶湯香氣厚,微甜,甘甘的,帶點酸。舌面覺得麻麻的,香氣清香,但不高昂。



第二沖30秒:聞起來略帶煙熏味,入口有類似人蔘香氣,不過茶湯似乎薄了點,不過香氣卻是十足,香氣在口腔中非常飽滿,甜香。回韻口中生津,有黏稠感。



第三沖40秒:茶湯顏色轉褐,可是口感較薄,主要是香氣的表現很棒,茶的香氣伴隨著微微蔘香,尾勁回甘,香氣清淡。



第四沖50秒:微微煙熏味,有點中藥香,舌尖麻麻的。尾勁有點微澀。



第五沖1分鐘:蔘香明顯,茶湯甜。可惜冷飲水味重,尾勁太薄。

(照片不見了==抱歉...)

第六沖3分鐘:茶湯甜,但微澀,茶湯轉薄許多,水味重。

(照片不見了==抱歉...)

最後一沖,置冷:有甜味,但是澀,會苦,一下子就化開了,茶湯也比較黏稠。


茶捨:茶底的葉片非常大,茶枝也很粗,葉肉厚,沒錯,那感覺就是易武茶區的茶料,茶捨呈褐色。





心得:很標準的易武茶區的感覺,不論在香氣或回韻的感覺上,很適合當一款標準茶。可惜茶湯的質較薄。

TOP

回復 308# c1028013


   

易武正山大葉磚之二




這一款是有入輕倉的

年份:2001

天氣:下雨,濕冷

室溫:15.3

濕度:87%

水源:RO飲水機水

水溫:100

侍茶:瓷蓋杯

置茶量:8.00g

茶乾:淡淡的倉味,茶乾的感覺跟乾倉差不多,只不過茶乾表面有點白霜感。





洗茶52次:有一股特殊的香氣,很像醃菜的味道…

第一沖20秒: 茶湯很甜,口感也較厚一些,入口溫順,略帶點微微的倉味,很淡。舌尖感覺微微麻麻的。冷飲一點點苦,有一點點水味。



第二沖30秒: 有一點點類似中藥香的人蔘味,甜,一種像加糖一樣的甜感。舌面,尤其是前端麻麻刺刺的,該不會這是因為有入過倉的關係?



第三沖40秒:茶湯得質比前一沖淡了一些,麻感明顯,有出現一點點的酸,不過倏忽即逝,帶一點點苦香。尾勁有微微的花香,易武茶區的香氣,很像茉莉花香。




1

評分人數

  • 素還真

TOP

回復 309# c1028013


   

第四沖50秒:這一沖香氣淡了一些,又有一點點倉味。在口中的香氣最後很像茉莉花香,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形容,之前喝易武麻黑寨的純料也有這香氣…很可惜的就是有一股淡淡的噗味…



第五沖2分鐘:沒注意到時間…一分鐘變成2分鐘…香氣飽滿,茶湯濃稠,喝起來很有飽足感。但是那股倉味也明顯了一些,舌尖麻感也變明顯。貢杯冷香有點酸。


第六沖6分鐘:甜,有蔘香,茶湯微苦,舌面有稠感。尾韻的香氣綿長,花香…不過喉嚨有點咬咬的…



最後一沖,置冷:一整個很甜,薄薄的甜水感,微苦澀,舌尖微麻,尾勁的香氣淡。

(做秘密實驗中...忘記拍==)

茶捨:茶底顏色較暗,不過因為是輕入倉,所以沒有像入重倉一般結成塊…






心得:很明顯地比較出乾倉和入過倉的感覺,有入過倉感覺溫順許多,不過那股麻感也就明顯。坦白說以這樣年份的茶,後學還比較喜歡有稍微入過倉的,因為茶性溫馴許多,較甜香。不過要退的乾淨就是了…感覺這款沒有退得非常乾淨…

2

評分人數

  • 素還真

  • 杰少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